由「Cypherpunks Taiwan 密碼龐克」網站平台主辦、摩茲工寮 Mozilla Community Space Taipei 場地空間贊助的第二次密碼龐克台北實體技術交流聚會活動,於 3 月 5 日星期二晚上 19:00 – 21:30 舉行,現場吸引 30 多位朋友來到台北市八德路摩茲工寮的空間,聆聽資訊工程研究所碩二生 Brian 分享「比特幣交易手續費的預測」以及日本比特幣創業家東晃慈(Koji Higashi)談有關閃電網路(Lighting Network)和第二層技術的重要性。
Cypherpunks Taiwan 密碼龐克 - crypto文化的聚集地
原文標題:We must protect our ability to transact privately online
原文標題:Trezor Data Privacy Series — 10 Tips on How to Stay Safe Online (Part One)
原文標題:Altcoin Prices Have Never Been Mo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Bitcoin
原文標題:Peru’s LocalBitcoins Transaction Volume Grew 250% in 2018 作者:Cypto Panda 文章來源:link
Latest Posts
3/31,我們在 Tempo House 二樓,正式啟動了 Cypherpunks Taiwan 的重啟。這是一場關於隱私、制度、自由技術與去中心化未來的對話,也是一場由社群自發發起的集體行動。我們想找回一個空間,讓關心這些議題的人可以見面、交流、共振。
從 2019 到現在,世界與網路都變了很多,但我們對隱私的渴望沒有改變。在數位身份、鏈上足跡與 AI 大模型全面滲透的時代,Cypherpunks 的核心信念——Privacy is necessary for an open society in the electronic age,從未如此重要。這些年來,我們見證了[比特幣](/tags/bitcoin)的主流化、Web3 的爆炸成長,也見證了過度中心化平台對個人自由與資訊掌控權的反撲。是時候重新聚集了。
2019年2月15日,Andrew Poelstra 轉載blockstream。比特幣及Blockstream的Liquid等相關區塊鏈使用ECDSA簽名演算法來驗證儲存在系統裡的幣的所有權歸屬。業界於2008年決定使用這個演算法是基於當時廣泛使用且未申請專利的數位簽名系統。但ECDSA存在一些嚴重的技術侷限,尤其是多重簽名和閾值簽名這兩種需要多個獨立方而非單一方的簽名非常難以通過ECDSA來實現。ECDSA簽名擁有十分複雜的代數結構,導致它們非常不靈活、難以操作,迫使比特幣開發者不得不用比特幣指令碼來開發跨鏈原子交換或閃電網路這類應用。如果使用更加現代的簽名方案的話,可以讓這些應用更加小巧且隱私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