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18:數字看比特幣發展趨勢

Published: Jan 7, 2019 by Cypherpunks Core

原文標題:Bitcoin By the Numbers: 2018 Recap 作者:Jameson Lopp 來源:https://medium.com/@lopp/bitcoin-by-the-numbers-2018-recap-68a91789d804

比特幣軟體工程師 Jameson Lopp,同時也是知名加密貨幣數據分析網站 Statoshi.info 的創辦人,今年1月1日在Medium平台發表文章「Bitcoin By the Numbers: 2018 Recap」,藉收集數據、統計分析,回顧了2018年一整年,以及展望比特幣未來的發展趨勢。文中指出,比特幣在日益複雜的生態系統中走在最前端,並在各個面向持續成長。比特幣發展走了十年,來到第十年,仍固執地拒絕倒下。

精華摘要:

  • 開發中國家對比特幣相關的搜尋熱度不減
  • 幣價大跌後,在美國熱門網路論壇 Reddit 比特幣版(/r/bitcoin)新加入的訂閱數,成長腳步明顯放緩,但仍然增長了 38 萬新訂閱使用者, 2018 年增長 61%。
  • 學術圈有關比特幣的學術文章發表篇數持續增長。2018 年發表多達 14,400 篇比特幣相關學術文章。
  • 比特幣市值在加密貨幣市場中仍擁有主導地位(儘管這是可疑價值的高操作性指標)在2018 年 1 月達到年度最低 32.5%,但在第四季全都超過了 50%。
  • 過去一年,比特幣礦工收取的交易費下降,跌幅高達99.5%。
  • 比特幣可訪問的節點數(如果你在家使用路由器跑節點的話不會算在內),2018 年底約有9,600 個,降幅為 19%。
  • 儘管比特幣幣價暴跌導致許多礦工因無利可圖而下線,但比特幣的哈希值(每秒運算能力)在去年,從 19 exahashes/s 增加到 38 exahashes/s。
  • 去年,比特幣ATM提款機的數量翻倍成長,數量突破 4,000 台,保持 3 年來每年 100% 的增長率。
cypherpunks

Latest Posts

Cypherpunks Taiwan 重啟:我們為何再次聚集?
Cypherpunks Taiwan 重啟:我們為何再次聚集?

從 2019 到現在,世界與網路都變了很多,但我們對隱私的渴望沒有改變。在數位身份、鏈上足跡與 AI 大模型全面滲透的時代,Cypherpunks 的核心信念——Privacy is necessary for an open society in the electronic age,從未如此重要。這些年來,我們見證了比特幣的主流化、Web3 的爆炸成長,也見證了過度中心化平台對個人自由與資訊掌控權的反撲。是時候重新聚集了。

MuSig:一個新的多重簽名標準
MuSig:一個新的多重簽名標準

2019年2月15日,Andrew Poelstra 轉載blockstream。比特幣及Blockstream的Liquid等相關區塊鏈使用ECDSA簽名演算法來驗證儲存在系統裡的幣的所有權歸屬。業界於2008年決定使用這個演算法是基於當時廣泛使用且未申請專利的數位簽名系統。但ECDSA存在一些嚴重的技術侷限,尤其是多重簽名閾值簽名這兩種需要多個獨立方而非單一方的簽名非常難以通過ECDSA來實現。ECDSA簽名擁有十分複雜的代數結構,導致它們非常不靈活、難以操作,迫使比特幣開發者不得不用比特幣指令碼來開發跨鏈原子交換閃電網路這類應用。如果使用更加現代的簽名方案的話,可以讓這些應用更加小巧且隱私性更好。

Cosmos 區塊鏈的工作原理,Part-1:比較Cosmos 與比特幣、以太坊
Cosmos 區塊鏈的工作原理,Part-1:比較Cosmos 與比特幣、以太坊

編者注:本文對 Cosmos 網路中區塊鏈和比特幣、以太坊進行了鉅細靡遺的比較。作者先從區塊鏈系統的棧層出發,分析了比特幣、以太坊在不同棧層上的技術要點,最後迴歸到 Cosmos 網路中的區塊鏈,概念解釋尤為清晰,是不可多得的解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