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chain.info

Published: Jan 10, 2019 by Cypherpunks Core

“blockchain.info”是一家相當早期的 比特幣區塊鏈檢視器 (Blockchain Explorer) 公司,成立於2011年8月30日。

服務包括比特幣區塊鏈檢視器、比特幣錢包、API,2018年底新增了 以太坊的區塊鏈檢視器

在2018年重新將“Blockchain.info”的網域修改為“blockchain.com”。

  • 官方網站:https://www.blockchain.com/
  • 洋蔥網站:blockchainbdgpzk.onion
  •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ockchain.info

大家或許對幣安(Binance)交易所不感到陌生,而幣安的CEO趙長鵬(CZ)也曾經於2013年在“blockchain.info”工作過。

在該網站中提供了以下幾項服務:

1. 區塊鏈檢視器

Link : https://www.blockchain.com/zh/btc/blocks

2.區塊鏈檢視器的API調用

當中的API包括“區塊鏈中的數據”、“blockchain.info 自家的網路錢包API”……,除了支持不同的功能面之外,也支持不同的程式語言包括“Python”、“Java”、“ .NET (C#)”、“ Ruby”、“ PHP”、 “Node”

Link : https://www.blockchain.com/zh/api

3.線上的比特幣錢包

Link :  https://login.blockchain.com/#/login

Link : https://www.blockchain.com/wallet

4.統計數據

在區塊鏈當中存在著200多G的數據,但這些“原始”數據都是對一般使用者不友善的,而“Blockchain.info”不僅做出區塊鏈檢視器,也將整理完的數據整理成統計圖表,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給大家檢視。

Link : https://www.blockchain.com/en/charts

blockchain

Latest Posts

Cypherpunks Taiwan 小聚圓滿落幕|謝謝每一位參與這場自由技術對話的人
Cypherpunks Taiwan 小聚圓滿落幕|謝謝每一位參與這場自由技術對話的人

3/31,我們在 Tempo House 二樓,正式啟動了 Cypherpunks Taiwan 的重啟。這是一場關於隱私、制度、自由技術與去中心化未來的對話,也是一場由社群自發發起的集體行動。我們想找回一個空間,讓關心這些議題的人可以見面、交流、共振。

Cypherpunks Taiwan 重啟:我們為何再次聚集?
Cypherpunks Taiwan 重啟:我們為何再次聚集?

從 2019 到現在,世界與網路都變了很多,但我們對隱私的渴望沒有改變。在數位身份、鏈上足跡與 AI 大模型全面滲透的時代,Cypherpunks 的核心信念——Privacy is necessary for an open society in the electronic age,從未如此重要。這些年來,我們見證了[比特幣](/tags/bitcoin)的主流化、Web3 的爆炸成長,也見證了過度中心化平台對個人自由與資訊掌控權的反撲。是時候重新聚集了。

MuSig:一個新的多重簽名標準
MuSig:一個新的多重簽名標準

2019年2月15日,Andrew Poelstra 轉載blockstream。比特幣及Blockstream的Liquid等相關區塊鏈使用ECDSA簽名演算法來驗證儲存在系統裡的幣的所有權歸屬。業界於2008年決定使用這個演算法是基於當時廣泛使用且未申請專利的數位簽名系統。但ECDSA存在一些嚴重的技術侷限,尤其是多重簽名閾值簽名這兩種需要多個獨立方而非單一方的簽名非常難以通過ECDSA來實現。ECDSA簽名擁有十分複雜的代數結構,導致它們非常不靈活、難以操作,迫使比特幣開發者不得不用比特幣指令碼來開發跨鏈原子交換閃電網路這類應用。如果使用更加現代的簽名方案的話,可以讓這些應用更加小巧且隱私性更好。